木工行業,一般都是以男性工作者為主,再加上現在已不似舊時般多人入行,似乎整個行業都在慢慢式微。不過,凡事也有例外,今次專訪主角是一位90後的年青女生,從跟著師傅學習到擁有自己的工作室,一路走來有笑也有淚,為的就是「堅持」二字。

文、圖:Stella

大學時期和木工的緣份

大學主修社會學的陳凱霖 (阿Lam),在學時總是覺得自己無所事事,所以後來便在室友的介紹去了木工班,跟隨老師傅學習傳統木藝。於工場的學師時光,漸漸找到當中的樂趣後,便在結束課堂後繼續當師傅的「小跟班」,跟著師傅開班教授木木工。一般木工師傅給人的印象都是比較粗魯,但阿Lam卻說師傅個性溫柔,從不指摘自己,即使有步驟做錯亦不罵人,算是木工學習路上的伯樂。

喜歡慢活的阿Lam,覺得做木工時的慢節奏很適合自己。
阿Lam最喜歡的小櫈子,是工作室剛成立時的作品,笑說就算有人出錢也不會賣。
以原木製成的達摩,已留下不少歲月痕跡。

一步步從困難中成長

後來,老師傅的工作室轉型,阿Lam只好考慮自立門戶,由初初無人支持到現時家人和朋友也義氣相挺,這段成長之路一點都不容易。為了令自己的木藝進步,阿Lam特意前往台灣上課,學習不同地方的木工文化,將外地和香港的技術、理念、做法、風格等結合,必須裝備自己,才能在汰弱留強的社會生存。憶起剛成立媽的木工作室之初,所有事情必須一手一腳由零做起,不論是將空空如也的工作室重新裝潢,或是厚著面皮去找學生上課,對於個性內向的阿Lam來說都是挑戰,壓力大到令自己喘不過氣來。

牆上整齊地掛上各類工具,是每天木工小班的基本裝備。
阿Lam的第一個板櫈作品,在老師傅的指導下才慢慢完成。

對於夢想 總是有一份堅持

現時媽的木工作室漸漸穩定,阿Lam既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室開班教授木工,閒時又可接訂單做傢具幫補收入,雖說每天都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室對著不同的木頭和機器,但只要想到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,一切都似乎不覺得辛苦。也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所謂的「既有印象」,對於別人總有不同的聲音:女生就不該怎樣怎樣、大學畢業就要如何如何、賺錢應該是要那樣那樣……但阿Lam的實質例子告訴我們,不用怕和別人不一樣,放心去追心中的那個夢吧!

媽的木工作室,是感謝媽媽在背後的默默支持,也是自己在做木工時常說的話。
別以為女生力氣不足,其實做起木工時力度剛柔並重,不容小覷。
由基本功慢慢學起,阿Lam認為做木工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。

媽的木工作室
地址:葵涌華達工業中心B座1506室
Facebook:媽的木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