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想探討香港昔日的演變,為要尋回一些日漸模糊的回憶。

香港,自在50年代開始興建大量徙置區,當時的徙置大廈是沒有獨立廁所或廚房,在頂層設有天台式小學,以便居住在徙置區的孩童們上學。及後,政府開始持續加建學校,天台式小學漸被社會淘汰,改建為社區中心等公共設施。60年代開始,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開始提供廉租屋單位予市民,包括長沙灣的蘇屋邨、荃灣的福來邨及牛池灣的彩虹邨等,但仍有不少一家多口多住在百餘尺廉租屋單位的情況,沒有獨立房間,可能有一張上下層「碌架床」,房間雖確實狹小,但總算是樂也融融。這種住屋模式被稱為「白鴿籠」單位, 如可擁有獨立廚房和廁所,電視機、雪櫃、洗衣機等電器,對一般市民來說已算是相當不錯。

70年代中期開始,電視機幾近成為家庭的生活必備品,電視節目為普羅大眾提供免費娛樂,觀看電視節目成為當時最普及的娛樂活動。早期的公共房屋居民,雖然生活比較艱苦,卻建立了深厚的鄰里之情,特別最早期單位面積狹窄,要與鄰居們共用廚房及廁所,為騰出更多活動空間及通風,彼此常會打開大門,閒時會坐在走廊閒聊一番或乘涼,日久之下建立了良好的鄰里關係。不過隨着新型公屋住户能擁有更充裕空間及市民整體經濟環境改善,往往反而令鄰里之情漸見冷淡。

今天,在繁華的香港,嶄新豪華的建築物一幢又一幢拔地而起,換來卻是昔日老店的一間又一間消失,及隨風逝去昔日時代的記憶與情懷。舊式屋邨值得回憶是一份難得的鄰里情誼,彼此同心守望相助,猶記得昔日樓上如有賊,所有鄰居都會拎著掃把和棍子出來幫忙捉賊,現在公屋有保安,治安可能仍不及從前。以往彼此猶如是大家庭一樣,彼此碰面時會互相打招呼,亦會互相噓寒問暖,甚至安心把我們的子女暫留在鄰居家,關係絕對稱得上是非常和睦。

童年時最熟悉的活動空間是長走廊,在樓梯附近來一回捉迷藏或三倆好友閒談,它是作為孩子可批准自由出入的空間。這公共空間亦用來晾曬衣服或進行麻雀耍樂,不少男住客更愛在此擺放尼龍牀睡覺。空間開放便於與人溝通交流,建立長久的人際關係,能夠不斷地與每一個人進行互動、接觸。它是屬於我們那些年的集體回憶。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們發現自己和對家的大門總是關閉著,就算碰面也只是點頭之交,乘電梯時進出的感覺多是陌生人,開始明白有些事情已變得不一樣了。

其實,現今在我們所居住的大樓裡,鄰里情誼仿如一條帶子,可以把十幾戶人家緊緊地連在一起。真誠的鄰里情,能營造彼此之間互融及互信,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鄰里互助、和睦相處的傳統美德。或許只能從文字及相片緬懷當年情,時代的巨輪終究是不能停頓,藉由回憶及追尋,可以了解更多那些年頭的事物。一個小小的漁村成為國際的大都會,是每一個香港人的驕傲,但我仍堅信「遠親不如近鄰」這句話會一直存在我們心底裡。

香港的舊式屋村天井設計。
新式屋苑外觀。
密集的房屋帶不來緊密的鄰里關係。
公共屋邨的大樓正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