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某些人來說,旅行是打卡及美食,可是對另一些人來說,旅行是體驗和感受。明明同是「旅行」,但每個人所得到的經歷也不同,或許試著換一種旅行方式,我們又會不會找到全新的路途呢?

文:Stella Yeung
圖:由受訪者提供

初嘗農場打工換宿

和一般忙碌的城市人一樣,KM畢業後便投身工作,這一做就是八年,偶爾會出門旅行吃喝玩樂,但短暫的假期結束後還是得重回崗位——小學老師。直到面臨30歲大關前,KM突然想到:再不去工作假期就再也沒有機會了。就這樣,為期兩年的流浪生活便開始了。

初到英國時,偏好室內生活的KM選擇了文職工作,貪其不必日曬雨淋,不過後來在一次無意中看見有關WWOOF(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)的資料,就立即改變心意,決定挑戰在香港未曾體驗過的田園生活,住進有機農莊成為見習農夫,學習有機農場及莊園的打理技巧。

除了WWOOF之外,HelpX亦是KM推薦的打工換宿平台,兩者都是讓參加者以工作換取食宿(需要與接待者確認工作及交換內容,沒有標準),參加者與接待者之間沒有直接的金錢關係,前者以農場、莊園等田園工作為主,後者工作內容則較多元化,可以視乎個人喜好及能力選擇。

回港後,KM將旅程所學的技巧運用,親自為家中牆身砌盪。
第一次WWOOFING,KM在威爾斯的一個森林公園渡過冬日。
在英國學習木工,嘗試維修蒙古包。
在韓國WWOOFING,KM與同伴62往田裏工作。
第一次收割亞洲的有機農場的農作物。

踏出重要的第一步

由從未接觸過田園務農、整理莊園、建造房屋、自製傢俱等,到現時已經前往超過16個地方進行打工換宿,KM笑言其實全是一步一步慢慢走出來,絕對沒有捷徑。在這麼多個打工換宿的地方,KM印象最深是住在英國莊園的一段日子:一群來自世界各地且志同道合的參加者共同居住在小社區中,每個人在社區中擔當不同角色,各自以擅長的工作換取食宿,當中有參加者更被這種生活模式所吸引,住在莊園超過四年。

KM認為前往異國打工換宿,最重要的是個人心態調整,不但要以開放的心來接受全新的人和事,更要大膽及勇敢學習,不要怕「做多錯多」而不動手,而最重要的是學懂隨機應變,當在工作或生活上遇上任何不合理的對待,便要想辦法解決。不過KM也補充:「其實說得再多也是紙上談兵,只有踏出第一步才知道能否成功。」

在比利時協助興建環保屋,用禾草作隔熱牆。
打工體驗令KM學會製作混凝士。
與打工換宿主人Joris和 An到市集賣薄餅。

改變舊有生活模式

KM坦言,以前去旅行就是純粹喜歡旅行,盡情花費在吃喝玩樂,回家後又儲錢為下次旅程作準備,不斷重複。不過,結束兩年打工換宿旅程的同時,這個舊有的旅行及生活循環亦被打破。

回到香港,KM嘗試了解本地的有機農場,亦透過學校園藝活動向學生分享在旅程中所學習的相關經驗,甚至在家中一角進行耕作,實踐循環再造及源頭減廢。居住在西貢市中心,KM笑言這個小社區十分有趣,既可以買到本地農產品,也能發掘特色小店,某些時刻有點像在外國打工換宿的氛圍,和大家印象中的繁華香港完全不同。

旅行,為我們帶來反思的機會,從中學習不同的生活方式,每一次都是成長的重要一步。

KM家中每一木一傢俱皆是從垃圾站撿回來重新修理安裝的。
現時居住在西貢的KM,偶爾也會早起到天光墟買東西。
西貢每月第一個星期六的「不是垃圾站」,義工們收集居民的塑膠,送到回收商處理。
將生活方式帶到學校園藝區,使用學生午餐的即棄飯盒作育苗盆,讓廢膠再生。
KM不時跟朋友到郊外野炊,而且儘量不留廢物。圖中燒水的器具名為 kelly kettle ,是英國朋友介紹給KM,只需以樹枝和樹葉作燃料,便可輕易生火燒水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