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至八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,市民喜歡趁假日去電影院看電影,而當時電影院的其中一個特色,便是幾乎每間電影院外都有的大型廣告畫。到底這些廣告畫是由誰製作?都是手繪作品嗎?如何畫出這般巨大的作品?相信本期的受訪者都能一一解答。

文:Stella Yeung

圖:Stella Yeung、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

不愛讀書愛繪畫

姜志名(Jimmy Sir)是香港著名戲院廣告畫畫師,於電影業黃金時代全心投入,從「學師」至「滿師」,到現時在演藝學院擔任繪景師進行教育工作,可說是一生亦與繪畫為伴,將喜好變成終身事業。

Jimmy小時候經常筆不離手,但他笑言這並非因為他喜歡讀書,而事實正好剛剛相反——抗拒上課,拿起鉛筆只是為了在課本上塗塗畫畫。某年暑假,兼職臨時演員的父親建議Jimmy趁著學校假期不用上學,跟他到片場找師傅,和電影廣告畫的前輩們學習繪畫。小朋友的暑期興趣班,大多是玩樂性質,暑假過後便幾乎忘記得一乾二淨,不過Jimmy卻在暑假結束後依然對廣告畫念念不忘,最後更決定在16歲那年放棄學業,加入美術廣告公司當學徒,正式學習電影廣告畫。

「全齡‧傳承‧擁抱愛」活動模仿工場的工作環境。
Jimmy繪畫香港影壇經典人物蕭芳芳及陳寶珠。
充滿復古及趣味的「九龍」作品。

工場「學師」的日與夜

當一名學徒並不如想像中容易,凡事都要從小做起,在初期只能負責一些搬運、整理工作,後來才慢慢接觸繪畫工具,差不多數年後方可開始動手繪畫小部份作品。Jimmy憶述:「當時工作在工場,食飯亦在工場,連住也是在工場,見師傅及師兄比見家人更多。雖然辛苦,但現在想起還是覺得很充實,做到自己喜歡的事情,非常難得。」

 

大型廣告畫由多塊小畫板組成,以每四塊為一個組件,有的電影廣告板需要使用200多塊畫板才完成,而要繪畫如此大型及大量的畫作,前期準備功夫必是不可或缺。畫師會先在紙上起稿,再將海報設計平均劃分成不同格子,先由學徒協助為每片底板上色及畫格,領班會因應各人的長處分派不同畫師繪畫不同部份,最困難的眼睛則會交由經驗豐富的大師兄處理。

 

Jimmy經常出席不同活動推廣繪畫藝術。
Jimmy的第一幅作品是1976年賣座冠軍電影《半斤八兩》。
年輕時在工場「學師」的模樣。
父親為Jimmy開啟了人生道路的方向。

換個方式的文化傳承

時代發展急促,電影院外的大型手繪廣告畫,早已變成一張張大量印刷的電影海報,不再需要畫師繪畫,舊時一大群師兄弟在工場「趕工趕畫」的場景也不復在。不過,時代轉變卻不影響Jimmy對繪畫的熱忱及堅持,除了在演藝學院擔任繪景師教授繪景技術外,他也會受邀出席大小活動,推廣傳統電影廣告畫。在剛過去的聖誕節,Jimmy更特意為九龍城廣場的活動繪畫一幅齊集九位名字有「龍」字的明星作品,取其「九龍」之意,希望讓新一代也能欣賞傳統的電影廣告畫,將這種藝術一直傳承。

與師傅和師兄弟合照。
和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。
昔日在工場繪畫的留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