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文化講究和氣團圓,因此中秋節在種種節日中有著份外特殊的地位。家家戶戶都趁著花好月圓,聚在一起慶賀佳節,享受天倫之樂,因此中秋節也被俗稱為「團圓節」。中秋節有三大人人皆知的習俗:賞月、玩燈籠和吃月餅,但它們各自背後的歷史則不一定很多人知曉。

圖:網路資料
文:Jessica

求月賜子

圓月和白兔是中秋節代表性的意象。 IG@kunstgarten_taiwan

現在的賞月是中秋節的一項休閒活動,讓一家大小能舒服悠然地享受秋夜,聊天玩樂,然而,它其實曾經是一項迷信封建的儀式。

早在魏晉南北朝,民間就有在中秋賞月的活動,至唐宋年間開始廣為流傳,成為習俗。而民間賞月的原意,其實是求子。古時,坊間相傳向圓月靜浴月光能增加受孕的機會。後來經過多番演變,重男輕女之風越漸熱烈,不少婦人為求生子,劍走偏鋒,會在中秋夜潛入他人的農地,偷走瓜果,然後再把瓜果種在自家的農地,下插一隻紅辣椒,據說當果熟蒂落之時,婦人便會順利生下兒子,為夫家繼後香燈。

除了民間,皇家也會舉行祭月儀式。追溯歷史,早在秦漢之前已有君王舉行祭月儀式的記載。現在中國北京紫禁城的月檀,正是古時皇帝祭月的祭壇。

小朋友的摯愛

大澳水鄉花燈節。在大澳狹窄的街巷之間掛起密密麻麻的花燈,份外有氣氛。 IG@guticheung

中秋節總能看見小孩子高興地拿著燈籠到處跑。隨著科技進步,現今的燈籠主要由塑膠外殼及LED燈製成,已極少人會玩真正的花燈,更多成了觀賞用物件。

花燈是漢族一門歷史悠久的民俗工藝。傳統全手工的花燈工序十分繁複,利用紗紙、竹、漿糊等數項簡單的材料,再加一對好手,就能製作出惟肖惟妙、美麗精巧的花燈。

花燈的紮作程序有四步:分別是紮、撲、寫、裝。「紮」,是將竹篾屈成花燈的外骨架,然後用紙紗和漿糊固定。「撲」,是將紗紙撲在骨架上。「寫」,是畫上圖案和花紋,然後塗好保護油。「裝」,是把不同部位組合好,然後配上裝飾。不止工序繁複,製作花燈的用材也十分講究,會根據用途而調整。若是祭祀用,就會用紙製,方便儀式後火化;若是觀賞用,為了美觀、擺放時間長點,則會選較耐用的料子,像是布、綢等。

上世紀六十年代,香港的紙紮業曾紅極一時。當時,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,主張破除舊文化風俗,因此不少身懷傳統技藝的人士逃至香港,當中就有不少紮作師傅,使香港紮作業一時人材鼎盛。再加上當時美國對中國實行禁運,使香港成為海外華僑購買傳統紮作的唯一渠道。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,中國改革開放,香港不再是紮作品的唯一出口,紙紮業開始萎縮。

更甚,由於成本原因,不少紮作公司都轉移到中國經營。與此同時,香港的重心開始向金融業轉移,為薪金低、工時長的紮作業帶來多重打擊,年輕人不願入行,大好技藝無人傳承。再加上近年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提高,傳統的紙紮花燈被塑膠製吹燈籠取代,這一切都使紙紮花燈越來越遠離年輕一代,面臨即將失傳的局面。

圖為台南府城普濟殿燈會的滿街花燈。 IG@t.a_07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