盂蘭節時,你有沒有留意過街上忽然多了祭台?或甚,你或許會發現家附近的足球場不知為何一副燈火鼎盛的模樣,那些其實都是於2011年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、香港特有的盂蘭勝會。
圖:網上圖片
文:Jessica
香港盂蘭勝會的祭祀流程
香港的盂蘭勝會最特別的一點在於有不同族群參加,而不同族群會有不同傳統做法,百花齊放。以下以三角碼頭為例盂蘭勝會,主要儀式一般為期三天(少部分是兩天),每天均有不同祭祝行程。
農曆六月下旬,主辦單位已經會提早在門棚前安放孤門棚,即俗稱的「開孤門」。除了宗教意義,更多是宣傳性質,意在告訴各位街坊盂蘭勝會即將舉辦,需要信眾捐款運作。
正式儀式由七月初一開始,首先是「請神」,一大清早,儀仗隊就由盂蘭場出發往該區供奉的主神廟宇,請出主神香爐,然後步行巡街,借此祈求神明保佑區內街坊平安。另外,少數地區區內沒有廟宇,只得跨區請神,會改為坐車。請神結束後會回神棚安爐。安爐後,就可以發關(接引孤魂)、啟請(恭迎諸神),召大士王及孤魂。走供後,第一天的儀式正式結束。
第二天的重頭戲是「走五土」(也稱安五土),意在請出五方神靈降臨擋煞,為區內居民消災解難。儀式富有傳統色彩,在經師棚前放五張祭桌,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,再由十三名居士手持黃、青、白、紅、黑五枝旗幟,隨背景奏樂舞動。
第三天,會由淨壇豎幡開始,到金山十獻(經師唸誦經文供養諸神佛)、放燄口(也稱瑜伽焰口施食儀,用作超度餓鬼)、化大士(燃燒鬼王紙紮)、禮斗(為民眾消災祈福),最後是謝佛散旗、謝天地,感謝諸神保佑。至此,三日的儀式正式結束。
香港盂蘭勝會特有的「平安米」
盂蘭勝會在民間最廣為人知的一點,應該是它的「平安米」。這是香港獨有的活動,源頭來自早年移居香港的潮州人。他們隻身來港,舉目無親,因此同鄉之間互相關愛幫助,親如手足,常常相互接濟糧食,於是便生出了「平安米」的習俗。
不過,近年派發平安米背後的商業宣傳意味逐漸濃厚,也越來越多人只視平安米為一般的免費貯糧或慈善活動。大眾眼中的平安米,已經成為了討個好意頭的例行活動。
可惜的是,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,香港盂蘭勝會已經停辦兩年,不少信眾只能無奈地在樓下拜祭,而為了彌補無法參與盂蘭勝會的遺憾,倒是意外地促進了紙紮鋪的生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