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大部份人來說,布料就是一幅幅不同質感、顏色的布料,與自己的關係不大,很少人會去想到底各種布料是怎樣紡織而成,亦很少去珍惜布料。其實還原基本步,所有布料以前都是由人手慢慢紡織而成,一針一線亦花上很多心思,而時至今日,香港仍有人願意從基本做起,默默地使用織布機做布,推廣傳統紡織文化。

文、圖:Stella Yeung

繞了一圈 回到初心

黎潤詩(Cecilia)的母親從事製衣業,因此她從小就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下喜歡了紡織。當別人的童年是在公園嬉戲玩樂時,她選擇躲在家裡研究不同的紡織品,是名副其實的「宅孩」,但偶爾也會在圖書館的紡織區書架前流連忘返,自學不同的紡織技巧,嘗試造出自己的作品。

喜歡紡織,順理成章地選擇於香港理工大學修讀服裝及紡織學系,進一步學習紡織知識,但畢業後卻沒有進入相關行業,反而用了五年時間擔任記者一職。Cecilia說:「其實這五年間是我給自己一個機會,通過記者的工作去接觸更多人,認識世界之大,有了這幾年的重要經歷,才能讓我了解自己應該何去何從,也令我更確定自己真的喜歡紡織,才會成立了現在的工作室。」

每片布料都是花上很多心思才完成的作品。
一行一行織出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。
準備為織帶機繞上經線。
色彩繽紛的線材及織帶機。

對於專業的堅持

對Cecilia而言,布料是創作的靈魂,一片獨特的布料能為自己的設計提升價值,令手中的作品變得獨一無二,才可以專門而長遠地發展自己的興趣。於是,她在兩年多前成立Breakthrough Art Studio,希望透過織布推廣這項傳統文化,讓少機會接觸布料的香港人也有機會去認識這方面的資訊。

工具是學習織布的重要一環,為了方便學生學習織布技巧,Cecilia特意參考不同國家所出產的織布機,然後重新改良成一部適合細小家居使用的桌上型織布機,並與伙伴合力生產,由設計至製作也一手包辦,為的就是希望做出最好的織布機,讓有興趣的學生更容易和輕鬆學習。不僅是每部學生用的桌上型織布機以全人手製作,就連工作室內的大型織布機、小型織帶機、紡織工具、椅子、桌子等也是堅持自家製,仿傚舊時匠人們自行研發工具的專業堅持。

堅持親自製作的大型織布機。
工作室收藏了各類線材。
藤籃編織作品。
不同款式的手織相機帶。

學習才能進步

於2018年,Cecilia特意到台灣參加台東國際青年文創營暨台東原住民文創設計競賽,與台灣各大專院校及國際交換生體驗為期十天九夜的文創之旅,向藤編創作專家鄭浩祥老師學習台灣原住民的編織技法,並應用於參賽作品中,最後成功得到全場第二名。

今年中,Cecilia暫時放下工作室的日常事務,再次向世界出發,前往老撾一處以紡織維生的偏遠村落,向當地居民學習IKAT——一種古老的綁染技法,先將紡紗綁緊進行染色,接著才開始紡織,在染色時已決定織出來的花紋,因此被視為難度最高和最複雜的紡織法。

進行創作需要靈感,而Cecilia的方法就是通過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流,豐富個人閱歷,使作品展現更多層次。同時,透過不斷接觸各地紡織文化,也令Cecilia萌生創立新系列的念頭,希望能夠向各地的民族學習,將傳統工藝融入創作之中,既能協助民族保留傳統文化,也能將異地文化推廣至香港,帶動社區創意發展。

布料可以製作成不同款式的袋。
以香港為主題的紅白藍紡織作品。
以拉菲草製作藤籃。
向老撾當地居民學習IKAT。
在台東的比賽中得到第二名。

Breakthrough Art Studio

FB:Breakthrough Art Studio
網站:http://breakthroughart.co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