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塵,細微卻顯眼的存在。有三位女生不怕雙手沾上灰泥,終日與泥塵作伴,創造出一件又一件具心思的陶藝作品,畢業後更排除萬難,合力成立工作室,將陶藝文化透過工作坊及陶器傳播至社區,令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緊密。
文、圖:Stella Yeung
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
我們仨的故事
泥塵記由Gloria、Ellie及Amie創辦,工作室名字的意思是微小、零碎,當中「泥」代表可以製成器皿,而「塵」則為「小土」可以在生活到處飛揚。三人同為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的同學,但於不同年份畢業,離開校園後分別在截然不同的領域工作,後來一次偶然機會下在學校活動重遇對方,才結成現時的三人組合。
從視覺藝術系畢業,輾轉間已經踏入社會。三人當中有人曾試過為五斗米折腰,每天努力從事與藝術不太相關的工作,亦有人去了修讀博士學位,積極進修,也有人不知自己路向,對末來感到迷惘。幸好,Gloria及Amie在機緣巧合下參加了大學舉辦的創業比賽,並憑著不眠不休撰寫的完善計劃書「Flawed Beauty of Upcycling Ceramics」,勝出比賽獲得五萬元獎金,成為泥塵記的重要起動資金。
從合租到獨立工作室
由零開始,三位女生要成立泥塵記絕不容易,許多大事小事都要一手包辦,沿路走來都花上大量時間及心力,才換來今天的穩定發展。Ellie說:「我們初時在火炭開設工作室,後來再去生活書院教班,之後再搬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,到最後才到現時的荔枝角,其實每次搬地方都很辛苦。」
數年前因可愛花語碟工作坊而引起話題,成功吸引大眾注意,但這個風格卻非大家的初衷,在這個難得的「一鳴驚人」機遇後,到底該怎樣平衡創作與理想?對Gloria、Ellie及Amie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難題。
一份簡單的滿足感
走進泥塵記的工作室,地方簡潔而清幽,不像一般陶藝工場般到處也濛上一層灰,反而清新得有如一間咖啡店。三位女生的身影在工作室中忙碌地穿梭,這邊廂要指導學生為陶器上色,那邊廂要回覆學生的查詢,然後又要抽空處理製成品,還要定時整理工作室的材料,三個人三雙手做個不停。
雖然大家都因工作室而忙得不可開交,但說到為何要開設工作坊時,三人卻不約而同地露出微笑。Amie說:「在這個空間,我們希望學生都可以得到日常生活中缺少的滿足感,透過陶藝創作令參加者減輕壓力,同時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學會欣賞自己。」
在營營役役的社會中,許多人都被刻板的工作困著,甚至慢慢失去自我,但除了日常工作之外,我們是否可以透過發掘不同的事物,從框架以外找回日漸迷失的自己呢?
泥塵記
地址:荔枝角青山道682號潮流工貿中心12樓1205室
聯絡:Facebook laichanke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