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史料追溯,盂蘭節至少在四百多年前的清朝已經在民間流行。《新安縣志》有載:「十四日,為盂蘭節,化衣以祀其先者,必牢鴨為敬雲」。香港上環文武廟有一塊「四約中元勝會值理」牌匾,也證實早在百年前,香港島區域已有居民組織、舉辦盂蘭勝會。
二次大戰後,許多中國人民逃難至港,面對陌生環境和種種突發事件,盂蘭勝會漸漸轉變為慰藉民心的儀式。六七十年代,盂蘭勝會發展得異常蓬勃,在一九七五年曾達至八十多個申請的高峰,而這個數字甚至還未算上屋邨、佛堂等較小規模的盂蘭,當時的盛況可見一斑。
當時的盂蘭勝會帶動了不少經濟,造就了很多應時就業機會,比如搭棚(當時使用竹棚,而現今多數改為更安全的金屬棚架)、紮作、油漆、木工等。但後來隨著香港發展,未發展的空地越來越少,使盂蘭勝會不得不在公共空間舉辨,因而由於環境、躁音污染以及公共空間使用權問題屢遭投訴,使港英政府不得不出面規管,使小型盂蘭慢慢式微。再後來,香港政府開始了一連串的社區重建計劃,使舊社區居民不得不分散各地,原有的社區團體只能解散,而新社區的居民之間毫無感情,各有出身,更是難以團結。
發展至二十一世紀,香港現時尚存六十幾個盂蘭勝會(不論大小)。不過,現時的民間盂蘭勝會已是宋代後經儒釋道三教合流的「混血兒」,比起宗教意義,更多是著重於團結社區和族群,發揮社會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