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農曆七月鬼門開」。踏入農曆七月,經常會在街上撞見燒「街衣」(即冥錢)的人,長輩也會叮囑後輩要早點回家,不要深夜在外遊蕩、醉酒賣瘋。潛移默化下,使得很多人以為盂蘭節直接等於鬼節,是一個旨在安撫鬼魂的節日,但其實它的發源背後蘊含著高深的宗教元素。
圖:網上圖片
文:Jessica
盂蘭節VS中元節
經常有人對「盂蘭節」和「中元節」的分別有所困惑。它們均是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的傳統節日,但性質不盡相同。「盂蘭節」這一稱呼起源自佛教的《盂蘭盆經》,古時的佛教徒會舉行盂蘭盆法會,供養僧侶,望能報答現世父母養育思德。而中元節則源自道教「三官」說,主要目的是為了普渡布施、超度鬼魂出離地獄。
不過,經過多年歲月洗禮,現在的盂蘭節和中元節都失去了最初的純粹,多少夾雜了其他民間傳統,目的也隨著社會需求而轉變,因此不必太介懷正名與否。
不同華人地區對盂蘭節/中元節有不同看法。台灣只過中元節,全國上下均會用心祭祀,祈求來年平安順利;香港則相反,普羅市民大多只祭祀盂蘭節,不過坪州居民會舉行「中元建醮」,雖然也算盂蘭勝會,不過儀式上有所出入;在日本,盂蘭盆節是當地重要性僅次於元旦關鍵節日,很多公司都會放一星期「盆休」,即放假一周。
香港特有的盂蘭勝會
從史料追溯,盂蘭節至少在四百多年前的清朝已經在民間流行。《新安縣志》有載:「十四日,為盂蘭節,化衣以祀其先者,必牢鴨為敬雲」。香港上環文武廟有一塊「四約中元勝會值理」牌匾,也證實早在百年前,香港島區域已有居民組織、舉辦盂蘭勝會。
二次大戰後,許多中國人民逃難至港,面對陌生環境和種種突發事件,盂蘭勝會漸漸轉變為慰藉民心的儀式。六七十年代,盂蘭勝會發展得異常蓬勃,在一九七五年曾達至八十多個申請的高峰,而這個數字甚至還未算上屋邨、佛堂等較小規模的盂蘭,當時的盛況可見一斑。
當時的盂蘭勝會帶動了不少經濟,造就了很多應時就業機會,比如搭棚(當時使用竹棚,而現今多數改為更安全的金屬棚架)、紮作、油漆、木工等。但後來隨著香港發展,未發展的空地越來越少,使盂蘭勝會不得不在公共空間舉辨,因而由於環境、躁音污染以及公共空間使用權問題屢遭投訴,使港英政府不得不出面規管,使小型盂蘭慢慢式微。再後來,香港政府開始了一連串的社區重建計劃,使舊社區居民不得不分散各地,原有的社區團體只能解散,而新社區的居民之間毫無感情,各有出身,更是難以團結。
發展至二十一世紀,香港現時尚存六十幾個盂蘭勝會(不論大小)。不過,現時的民間盂蘭勝會已是宋代後經儒釋道三教合流的「混血兒」,比起宗教意義,更多是著重於團結社區和族群,發揮社會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