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T六廠早在2019年夏季,已為今年的「種學織文」鋪好了路。經歷兩年準備,CHAT六廠總結實驗,精心呈獻了一連串藍染之旅,延伸出數項藍染體驗活動,更誠邀了兩位藝術家自由發揮自己的風格,分享自己的故事。

圖:Stella Yeung
文:Jessica

CHAT六廠與不同藝術家及染匠探索創作者對人與自然的看法,在這個夏季展出兩位藝術家彭倩幗和郝立仁的藝術探索。

聯動身邊人

彭倩幗本職與出版印刷相關,因此呈現藝術的形式也不知不覺套用了相似的思維。

籌備《在探尋藍染之某處》期間,彭倩幗笑言出了不少「意外」。這本是個相對個人、私密的計畫,她打算遊歷香港四角——東至東平州、西至雞翼角、南至蒲台島、北至白虎山,在香港線界探索天空與海洋交接的邊界線,以及藍色的「實相」。除了因為要拍攝記錄片而CHAT六廠人員同遊蒲台島,她已做好了自己獨遊其餘三角的心理準備,豈料與朋友閒聊期間,竟也勾起了友人的興趣,主動提出同行。

在這個凡事都要「約」的時代,實在十分難得,有了一個寶貴的機會,將人與人之間專心相處的時間捕捉住、框了起來。正因如此,才會衍生出「聆聽錄音」部分,記錄了彭三位朋友對旅程的後記和感受。以「局外人」的身份,反而有更獨特的觀點。

彭倩幗以自己周遊的經歷作基礎,準備了植物生態印染工作坊,邀請參加者在居所附近的街道收集植物葉子或花瓣,然後以生態印染技巧創作出代表生活圈的植物紙本作品。從執拾植物到印染的過程中,與參加者分享對大自然的反思,探索如何以印染記錄故事。由於人數有限,工作坊名額已滿,各位下次可多加留意。

彭倩幗的創作靈感與印刷息息相關,把一張張宣紙當成書頁一般設計。
彭倩幗將她探尋香港四邊角的經歷輯錄成文,另有三位朋友的事後訪問和字稿。
同場展示了四本手工書冊,是在進行《在探尋藍度之某處》時以「植物印染」技術製成的圖像。書中的圖像來自香港的四角遊歷而見。

隨流工作

郝立仁在三十五位文化藝術工作者及荔枝窩居民協作下,完成了《洗藍》。

郝立仁在2020年加入「種學織文」,在新界東北荔枝窩駐村,探討勞動之於生活方式和環境的變遷。創作《洗藍》期間,他邀請了從事藝術文化工作的朋友及荔枝窩居民參與其中,引導他們做出自己的作品。郝認為這種參與式創作份外能凝聚人心。他直言自己素來喜歡自行建立一個基礎的架構後,再邀請他人參與,發掘更多不同的創作方向。

郝認為自己在項目中的最大得著,是明白當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自己並不需要過於緊張。事實上,他本來預計的企畫與最後的成果截然不同。半途「出家」,他也有過不安,在「放下自己」和「強行繼續」之間掙扎。最後,他相信「藝術」本來就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,而正是那種迷霧般的不定性,才使它份外誘人、難以捉摸,那麼為何不讓它自由生長呢?隨著自由的流水發展,或許正是藝術的特殊魅力所在。

郝立仁在「種學織文」的概念中,延伸出蠟防藍染工作坊,以本地種植的木藍製作靛藍染料,繪畫簡單圖案,再以蠟防藍染的技巧將圖案製作成獨一無二的風呂敷。由於人數有限,工作坊名額已滿,各位下次可多加留意。

場內展出的藍染相關作品,均是真實使用過、人手製作的。
場內詳細地展示了藍染所需的一切工序。
項目每位參加者都在舊衣服上以蠟作畫,並附上一段自我介紹和項目反思的文字。
無法參加藍染工作坊也沒關係,可以直接購成藍染小袋,每個小袋的顏色均是獨一無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