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聖爺灣是南丫島最有名的泳灘,位於南丫島西部。雖然面積很小,也沒有特別的風景,但很多人到訪南丫島時,都會特意去繞一圈。坐在石頭上,一邊品嚐美味的豆花,一邊欣賞浪漫的夕陽,是不少香港人的周末好去處。但是,為甚麼「洪聖爺灣」叫「洪聖爺灣」呢?

圖:網絡資料
文:Jessica

洪聖爺是誰?

香港共有二十多間洪聖爺廟。圖為灣仔洪聖廟。 圖片來源:東華三院廟宇及文化推廣服務網站

洪聖爺灣冠「洪聖爺」之名,那麼,洪聖爺到底是誰呢?其實「洪聖爺」是俗稱,專稱乃是「南海洪聖大王」。民間關於祂的來頭主要有兩種說法:

說法一:廣東一帶信仰祝融為南海神。廣州就有一間始建於隋朝的南海神廟,可見洪聖信仰文化歷史十分悠久。唐玄宗甚至尊南海神為廣利大王。直到宋朝、元朝兩代,屢有加封,合稱南海廣利洪聖昭順威顯靈孚王,是沿海居民主要的供奉對象。

說法二:洪聖原名洪熙,他是唐代廣利的刺史,以廉潔聞名,精通天文、地理等知識。他曾建立氣象台,大大減低漁民出海遇上風暴天氣的風險,因此飽受百姓欣賞和讚頌。可惜,洪熙因為辛勞過度而早早去世,當時的皇帝為了表揚他的功跡,便追封洪熙為廣利洪聖大王,並尊稱為「洪聖」。其後,沿海地區的居民更紛紛興建廟宇,祭祀祂,向祂祈求風調雨順、出船平安、漁獲豐收。

洪聖爺灣沒有洪聖

洪聖爺灣雖然不大,但勝在環境清幽,夏天時是不少港人的消暑勝地。 IG@samuelckt

但是,為甚麼南丫島的洪聖爺灣上,沒有洪聖爺廟呢?相反,南丫島有非常多天后廟,可見天后文化較興盛。南丫島上的洪聖廟只有一所,而且也不在洪聖爺灣,而是在石排灣的盡頭,只有單間,規模很小。追溯歷史,有史學家認為與清政府的遷界令有關。

清初,當時的朝廷為了對付鄭成功(南明重要將領,當清軍攻明時屬於抗清的主要力量),於是下達遷界令,頒布海禁政策,迫令居民內移。當時香港所有居民都受到影響,不得不拋下原有的居所,南丫島的居民也在其中。順理成章地,南丫島成為了荒島,上面原有的洪聖爺廟也因為日久失修而告荒廢。遷界令直到康熙上任才取消,有不少原居民已在內陸定居,選擇留在內陸繼續生活。相對地,香港多了不少內陸的移民,而當中大多信奉天后,因此就不再修茸洪聖爺廟,而是建起了新的天后廟。在各種因素影響下,洪聖爺灣的名字雖然得以保留,但島上原有的廟宇卻早已消失了。

夏日時分,洪聖爺灣的夕陽將稍微被發電廠擋住。然而,火紅的天空配搭緩緩升空的煙霧,也別有一番風味。 IG@jessica_lkw